温室大棚中的温湿度智能调控
温室大棚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农业生产方面,因其受天气影响小、人工可控性强、产量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。但由于温室大棚中各种数据控制的理念还不够完善,所以对温室的监测与智能系统显得格外重要,由cq9电子农业物联网(提出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就是帮助cq9电子温室大棚种植户更好更方面的管理温室。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大棚中温湿度、光照强度、空气含量、土壤水分养分等等一系列参数的自动控制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温室大棚中的温湿度智能调控。
大棚气密性强,不透水,在密闭状态下,棚内空气温湿度经常在80%~90%。棚内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是:棚温升高,相对温湿度降低,棚温降低,相对温湿度升高;晴天、风天相对温湿度降低,阴雨天气相对温湿度显着上升。春季,每天日出之后随着棚温的cq9电子上升,植株蒸腾和土壤蒸发加剧,如果不进行通风,则棚内水气量(绝对温湿度)大量增加,通风后棚内温湿度下降,至下午闭风前,温湿度降到最低点。夜间,温度下降,棚膜会凝结大量水滴,相对温湿度达饱和状态。
棚内相对温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,提高棚温可以使温湿度下降。有关试验表明,在棚温5~10℃时,每提高1℃,则相对温湿度可下降3%~4%;若棚温达到20℃时,相对温湿度为70%~75%。
1、选用无滴膜
选用无滴膜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,克服膜内倒附着大量水滴的弊端,明显降低温湿度,并且透光性能好,还有利于增温;对普通薄膜表面喷涂除滴剂,或定期向薄膜表面喷撒奶粉、豆粉等,也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。
2、起垄栽培
高垄表面积大,白天接受光照多,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,因而升温快,土壤水分蒸发快,温湿度不易偏高。
3、覆盖地膜
覆盖地膜可以大大降低地面水分蒸发,且可以减少灌水次数,从而降低空气温湿度,同时可使10cm处地温平均提高2~3℃,地面最低气温提高l℃左右,覆盖时要适量增加地膜的宽度,将棚室内的栽培区、水沟等用地膜覆盖起来。
4、通风换气
通风是塑料大棚最基本的除湿方法。在温室大棚建造时,设计通风门和通风墙,并在温室大棚的中段增加通风口,加大与室外空气的交流。设计时保证在必要时薄膜可下扣挡住防虫网。连拱棚室,要设计天窗,增加透气。1d之内,通风排湿效果最好的时间是中午,因为这一时段棚内外温湿度差别大,湿气比较容易排出;其它时段也要在保证温度要求的前提下,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。另外,还要特别注意在大棚浇水后2~3d、叶面喷肥(药)后1~2d、阴雨(雪)cq9电子日落前后加强通风排湿。
5、改进施药方法
棚室内必须施药时,采用粉尘法及烟雾法用药。若用喷药法,须在晴天上午进行,以便喷药后有足够的时间通风排湿。
6、控水减湿
通过减少灌水量和次数,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。在满足蔬菜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前提下,尽量减少灌水次数,降低土壤与空气温湿度,做到宁干勿湿。浇水要做到“五浇五不浇”:晴天浇水,阴天不浇水;午前浇水,午后不浇水;浇小水,不大水漫灌;冬季水温低,浇水时要先在棚内预热,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;浇暗水,不浇明水。同时,要大力推广滴灌、膜下灌等灌水新技术。
7、中耕松土
利用晴天棚室温度较高时,要及时中耕垄沟和垄背,切断毛细管,保持耕层上干下湿,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,减少地表水分蒸发,以降低棚内温湿度。
8、高温降湿
在早晨一般情况下不要放风,在不伤害栽培作物的前提下,应尽量提高温度。随着温度的上升,温湿度就逐渐下降。当温度上升到栽培作物所需适宜温度的最高值时,开始放风。
9、人工吸湿
如果棚内温湿度过大,在设施内张挂或铺设有良好吸湿性的材料,如生石灰、稻草、麦秸、草木灰或细干土,用以吸收空气中的湿气,防止空气温湿度过高,达到自然吸湿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