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气太干或者太湿都不利于身体健康
在一定的温度下,一定体积的空气里,含有的水越少,空气越干燥;水越多,空气越潮湿。在封闭的环境内长期开启空调,室内的干湿度如果失去平衡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。
调查研究表明,当相对湿度达90%以上,26℃会让人感觉跟31℃似的。干燥的空气能以与人体汗腺制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将汗液吸收,使我们感觉凉快。可是湿度大的空气却由于早已充满水分,因而无力再吸收水分,于是汗液只得积聚在我们的皮肤上,使我们的体温不断上升,同时心力不胜负荷。
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,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:夏季室温25℃时,相对湿度控制在40%-50%比较舒适;冬季室温18℃时,相对湿度控制在60%-70%。据科学试验,在气温日际变化大于3℃、气压日际变化大于10百帕,相对湿度日际变化大于10%时,关节炎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。
如果空气湿度过大,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,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,细胞就会“偷懒”,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,萎靡不振。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、生活,还容易患风湿性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。
提示:如果空气湿度过小,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,使人皮肤干裂,口腔、鼻腔黏膜受到刺激,出现口渴、干咳、声哑、喉痛等症状,所以在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,极易诱发咽炎、气管炎、肺炎等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