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的湿度忽高忽低仿若过山车?——关于湿度的硬科普
如果大家比较关注天气预报的话,就会发现相对湿度这个指标在一天中,往往起伏很大,尤其是晴朗、昼夜温差大的时候,白天降到30%,夜间冲上90%。为什么呢?
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实际含水量和理论最大含水量(下文称最大含水量)的比值。当一个地方没有明显的干空气或湿空气进来时,实际含水量是相对稳定少变的,但是理论最大含水量,这个分母项是会变的。空气温度越高,大气可承载的水汽量越大。
因此当下午气温达到最高时,分母项最大,夜间气温最低时,分母项最小,这样一天中,相对湿度就会经常性的过山车。实际生活中,我们用的吹风机,就是通过加热空气,使得局部的理论最大含水量提升,降低相对湿度,加快头发变干,当然风也会加快水分蒸发。而我们平时使用除湿机除湿则是通过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,降低空气实际含水量,是而分子(实际含水量)变小,达到降低相对湿度的目的。
另外,夜间气温低,导致相对湿度分母项低,因此空气相对湿度大,更容易达到饱和,出现大雾。因此雨后夜间放晴,或者晴朗的夜间,吹起南风或东风输送水汽,都是很容易见到大雾的形势,但到了白天光照加热,相对湿度分母项上升,相对湿度也就下来,雾就散了。
绝对湿度刚才说的分子项空气实际含水量可以说是绝对湿度,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,一般其单位是g/m3。绝对湿度的最大限度是饱和状态下的最高湿度,即理论最大含水量。绝对湿度只有与温度一起才有意义,因为空气中能够含有的湿度的量随温度而变化,在不同的温度中绝对湿度也不同,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空气的体积也要发生变化,但绝对湿度越靠近最高湿度,它随温度的变化就越小。
我们也可以用”比湿”来理解,比湿一般用每千克空气中有多少克水来表示,即g/kg。在夏季暴雨时,低空的比湿会增加到14g/kg以上,这个值越高,空气中水汽越多,就越潮湿。这个时候的防潮,因为夏季气温已经很高了,无法通过提高温度、提高最大含水量来降低相对湿度,因此只能通过降低空气实际含水量来进行,比如使用cq9电子除湿机将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,降低空气含水量。
相对湿度与防潮我们说防潮、降低湿度等一般都是指降低相对湿度,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对干燥的感知,来自皮肤和鼻腔粘膜水分蒸发的快慢,这个直接和相对湿度挂钩。这个想必南方地区的朋友们可能更有感触。
比如,在川渝贵州以及江南冬季感觉很潮湿,但其实大气的实际含水量少,因此冬季阴雨多,但也很难来场暴雨。但气温低,阴雨天气中空气含水量相对还是比较高,因此相对湿度会很高,水分蒸发慢,大家就感觉冬天阴冷潮湿,衣物难干,更有甚者干衣物和干被子都会受潮。这时候的防潮措施一般有两种:空调制暖、除湿机抽湿。空调制暖是提高温度、提高最大含水量来降低相对湿度,而除湿机则是直接降低绝对湿度。
再比如华南2~3月的回南天,墙上、地上都出水了,但是比起5~6月前汛期暴雨时,绝对湿度还是少了很多,但谁也没法否认回南天时相对湿度更高。这时候温度不算高但也不算低,空调不管是制暖还是制冷都很尴尬:制暖的话,回南天的气温少说也有二十多度,空调制暖成本太高还不一定能高得过气温;制冷的话,空调一般在客厅和房间,这种地方不可能一直关闭门窗开空调,等关闭空调开窗通风的时候,物品和空气的温差会更大,水汽遇冷凝结,凝露现象会更严重。
因此,在回南天之时,更恰当的防潮措施便是使用除湿机抽湿,在理论最大湿度不变的情况下,降低空气实际含水量,相对湿度自然就下降了,从而避免室内凝露现象的发生和室内物品受潮。